close

PAGE21-李家同第21頁


 


2006年就出版的我到最近才逛到順便帶回家,翻開版權頁真的嚇一跳,一年多的時間而已這本書已經是第53刷了!!!李家同教授的書好像從來沒有再排行榜上高居排名過,卻也不像熱門書,潮流一陣子就淪落到舊書舖,相反的李教授的書在舊書舖亦很少見,屬於細水長流型的。自從網路轉寄「車票」一文後我才開始看李家同的書,後來知道裡教授是天主教徒以及版稅全數捐贈後,買他的新書幾乎是不會考慮超過五秒,因為李教授的書是唯一讓我感到自己很羞愧的。


這麼形容好像很奇怪。


但 只要你看過「讓高牆倒下吧」此書中第一人稱敘述的印度遊記,與其他故事不同地方為,此篇乃作者親身至德蕾莎修女創辦醫院一行之體驗文,閱畢只會對人世間之不公平與己身的幸運生在台灣感到老天眷顧,而我對於自己還有一個遮焱避雨的家以及不欠溫飽的日子感到感激,是發自出內心的感恩。


不愁吃不愁穿的我們很難想像沒有溫飽的日子是如何對吧?


世界展望會也提供了機會讓你貼近貧窮,每個月省二張CD的錢就可以資助另一個兒童免於飢餓,我真的實行之後,真正發現老天太是不公平,這麼可愛的小女孩竟然是這麼的需要資源,但這世界上還有更多的小孩沒有資源,也更要你拉他一把,別有私念說我更想捐助國內的小孩,其實國內的小孩在統計來說,你平均要排隊半年才搶的到一個認養名額(對 很誇張我知道)


如果你可以每個月省下700塊來認養一個兒童,不僅是給自己多了一份社會責任感,更可以和你的小孩一起認養他的兄弟或是姐妹。


這本書裡面最有感觸的,不是裡面的故事卻是前頭的序章,當然看了也讓我又感到羞愧,讓我平靜滿足的就是「我其實是一個幸運的人」這種滿足的想法並非不積極,也許在生存學來說算是消極,但在心理學來說容易滿足的人情緒比較平穩也較容易滿足,友人的MSN也曾寫道:一個人的滿足不在於他得到的多,而在於計較的少。


對嘛!要比你比不完! 有啥好比的?


或許激起競爭意識會提升整體士氣,但隨之而來的鬥爭與角力卻是不可避免,民進黨的士氣不高嘛?戰鬥力不高嘛?基本盤群眾不擁帶嘛?但是你的情緒隨著起舞一下高一下低,興奮時HIGH到睡不著,低落時更是難以入眠,有必要嘛?那是人家的事關你什麼事?你為了人家燒炭自殺或是懸樑自盡也頂多出現在新聞版面一偶,隔天就沉了下去成了統計數字的1而已,所以幹麻和自己過不去?


商業週刊一小角的漫畫很有意思,扁對著屋內死掉的一家說:人民怎麼會窮?你看,還有錢買炭來燒咧!


這幾天看著各版大情緒高昂的討論,縱然很爽,但回頭來,還是只有李家同的書給我寧靜和平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gingin 的頭像
    wengingin

    wengingin的部落格

    wenging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