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小公主出面:新制絕不退讓
更新日期:2008/01/15 04:39 丁文玲/台北報導
誠品書店片面改變與來往經銷商、出版商交易條件引發爭議至今,始終強勢低調。直到十四日,誠品的決策核心終於正式表態。誠品書店執行副總經理吳旻潔對於誠品引發爭議的交易條件,表達誠品勢在必行不退讓的立場。
誠品引起爭議的新交易條件主要在於,誠品要求往來經銷商與出版商付費加入新設電子系統「誠品供應鏈平台」成為當然會員,以查詢庫存與流量。誠品片面決定將行之有年的「月結制」改為「寄售制」,要求出版商在改制之前花錢把庫存全部買回。誠品也要求出版商分擔書籍在書店遭竊的成本。
供應鏈平台與寄售 勢在必行
吳旻潔昨天強調新制勢在必行。她也抱怨,誠品自一九八九年創立以來,書店迄今雖有卅億新台幣的營業額,卻仍然沒有獲利,「今年預估也不會出現太多盈餘。」
吳旻潔說,誠品集團包括商場等的年度營業額已達百億新台幣以上,「但書店一直沒有賺錢,我們還繼續堅持,難道不是為文化出版業在努力?」
吳旻潔是誠品書店董事長吳清友的小女兒與接班人,去年冬季正式接掌執行副總經理職位。去年十二月誠品信義旗艦店兩周年慶,剛滿卅歲的吳旻潔首度以經營者的身分曝光。吳旻潔形象清新,被外界稱為「誠品小公主」,在一片名媛熱潮席捲,她是倍受矚目的「書香氣質名媛」。
關於誠品強勢片面要求出版業者簽約付費使用電子商務平台一事,吳旻潔說:「誠品觀察到近年書市退書率過高的問題,才會企圖建置供應鏈平台,提供業者即時銷量與相關資訊,出版業者可以快速掌握銷售趨勢。」
但是誠品不但要求出版商付費,付費的多少更是以該出版商在誠品銷售的數量累積決定。也就是說,出版商的書在誠品書賣的越好,要付的錢就愈多,令業者十分憤慨。不過,不平歸不平,由於誠品的通路強勢,目前與誠品來往的業者已有九成、約五百家出版社已經簽約付費。
吳旻潔正式表態 苦撐情何以堪
過去的「月結制」,出版商只要出新書,進書時就可以先拿到來自書店或經銷商的預付款項。常引起有關方面指出版商拿到款項後,就不太在意後續的銷售情形,只趕著繼續出書來換取下一筆預付款。
吳旻潔指出,退書率年年攀高,某些中上游出版業者退書率已達百分之五十,「不少國內出版社拼命出書換錢,書大進大退,形成資源浪費。」吳旻潔更堅持,誠品轉向寄售制是避免出版社養成「以書養書」陋習的解決之道。
吳旻潔更指,出版商對於誠品的批評不合理。她說,部分出版商提供給大賣場、網路書店的進書價格,低於誠品書店百分之七到十。出版商還與其他通路配合低價促銷活動,「叫用心打造書店空間與氛圍的誠品書店情何以堪?」
--------------------------------------------------------------------------------
小出版社 會像小媳婦一樣 看人臉色 出版業已經很難做了 真的會害死一堆苦撐的出版社
讓通路商 坐大就是這樣 供應商 會死的很慘
如果供應商 抵制 讓通路商做不下去 反過來誠品要求你
供應商 你敢嘛? 試試看啊 聯強就是這樣子玩死的!
大家脣齒相依 何必搞成這樣 誠品別忘了 現在 還有一個叫網路的東西
會去成品的 大概都是喜歡該店經營出來的形象 不會計較那明明就比別人貴的書價
你的業務 議價能力差 還要怪出版商 不給你折扣?
在網路書店買 不僅有折扣 書本還會 送到你家附近的 超商 讓你就近取貨
真的是 個很方便 的通路
小出版商 可以參考的通路 讀者買習慣之後 也會就進向出版商 訂購的
出版社很可憐 不僅要先壂稿費 印刷費 通路費 給廠商 之後像收款更是 像是遙遙無期般
收的票子 還能不能兌現 不知道
再來就是 很可怕的退書 這些退回來的書 不僅收不到錢 還要想辦法靠著書展把庫存清掉
所以 做小出版社 要有隨時會倒的心理準備
有的時候因為通路商 的偷懶 讀者根本不知道你出書了 所以 到期後 你的書 又原封不動的從通路那邊退回來
誠品經營品牌 的功力 與用心 看的到 也反應到成績上
8年來 倒了 多少業者? 誠品還能賺錢 已經很厲害了!!
如果要追求利潤 在反過來要求供應商 分擔風險 好像有點本末倒置
但最後出來冠冕堂皇的發言是因為那是事後的*理由*凡是理由 自然已經想好很久了 才會說的吧?
對不起 因為誠品 賣的書很貴 所以近幾年來 我大多已在網路上買書居多
大概 也沒有什麼資格 講話
但 朋友在出版業 以親身經歷來說 出版社 真的很可憐!
很多時後 收不到書店的錢 連給 作者的稿費都沒著落呢!
還小公主咧~ 要不是我們這些讀者供應的錢
你哪來這麼多錢蝦拼跑趴啊 ~ 除非 像孫大小姐一樣 出席趴 要收數十萬的出席費或代言費
靠跑趴 賺錢 的大概只有她了吧?